158、稷下宫诗会(自此遂成风俗...)(2 / 2)

许敬宗边这样想着,边带着官场上无可挑剔的客气笑容走近前,两人依礼寒暄一番。</p>

*</p>

姜沃站在正堂前,一一迎候诸位公主王妃与宰辅重臣们。</p>

然后在心底默算时辰。</p>

算来,帝后的车驾也该到了。</p>

正算着,就见到熟悉的身影一</p>

姜沃实在佩服王神玉,硬是能卡准帝后驾临前一盏茶的时间风雅入场。</p>

大概正是因为有这种天赋和本事,王神玉才能一路摸鱼,却摸成了中书令吧。</p>

**</p>

帝后入座。</p>

诸学子被引领出来参拜二圣。</p>

帝后各自写下两道命题,交由姜相宣读。</p>

姜沃先宣读皇帝定下的两道主题:封禅制诗;麒麟祥瑞。她心道,麒麟祥瑞真是皇帝的保留真爱题目啊,还好今天她是评诗的,不是作诗的。</p>

皇后的题目则是:稷下学宫怀古;雪境红梅。</p>

四道命题作文宣读完毕,学子们皆是一脸郑重沉思之色。</p>

自有王刺史安排的仆从上前,将这些学子引到别院另室,让他们冥思苦想作诗去。</p>

堂上宾客则在外陪同帝后入宴席用酒馔。</p>

说来,卢照邻和骆宾王并不在别院作诗的学子内一一两人都入朝多年,也非年轻学子。只是诗名在外,此番特邀出席。帝后亦令两人为此'四题'作诗。</p>

姜沃早命人备好了纸笔送上。</p>

*</p>

刻漏沙尽。</p>

自有帝后身边的宦官,入内室收了厚厚一摞诗文出来。</p>

另有十数个负责抄写诗文的书令官,迅速将这些诗文抄了许多份,令在场诸位贵客人手一份。</p>

姜沃听人一一点评去,心中只有一个感想:语文书诚不欺我!</p>

今日诗会虽有天下各州诸多俊彦,却仍以'初唐四杰'为最佳。</p>

且四人诗文各有所长--</p>

“这王家三郎虽年少,诗文却兴象宛然、气凌云汉!更有神韵灵动,飘逸绝尘之感。这是在说王勃。</p>

“国子监杨炯,亦年少,然气韵苍然、整肃浑雄......</p>

“我倒觉得,依旧推卢升之这首,最古雅蕴藉。”</p>

“骆宾王这首怀古,难道不是如金石掷地,多雄伟之语?</p>

甚至到了后来,为了谁做魁首,宰辅们都有些争执之意。</p>

说来诸人今日真是眼前一亮--卢照邻和骆宾王是成名日久,但没想到,这回诗会上,还能冒出两位十五六岁的佳才少年郎来!</p>

王神玉是最喜王勃的诗,看着看着,忽然想起一事,问姜沃道:“这便是你从前提起过的'王家之宝树'?</p>

姜沃含笑点头。</p>

户部辛尚书不知王神玉所说何事,向旁边许圉师打听了一番,才知姜相几年前就见过这位王家三郎一回,当时就盛赞这位十岁出头的少年为'王家之宝树'。</p>

辛尚书不由道:“姜相于识人上,实乃奇才!”</p>

姜沃含笑谦过,继续津津有味听着旁人夸赞'全图鉴初唐四杰'。</p>

不过很快,姜沃就觉得有点不太对了。</p>

等等,在座诸位贵客夸赞之词太多,已经把能夸的都夸过了......那一会儿终评,她说些什么啊!</p>

随着许敬宗‘睿哲惟宰、渊哉铄乎'这种诘屈聱牙的形容词都冒出来后,姜沃逐渐躺平。</p>

随缘吧。</p>

她脑子渐渐放空,甚至在循环播放一个画面,就是著名的【关羽谈吐不凡一番激扬话语后,张飞跟的一句‘俺也一样'】。</p>

她正在出神中,诸位贵客却均已评点完毕,王刺史便笑容可掬道:“那便请姜相来总评一二。”</p>

还特意搭台子起高调道:“下官素知姜相殚见洽闻、学富五车,必有妙言以评。</p>

姜沃:......谢谢你,王刺史。</p>

*</p>

堂上安静下来。</p>

诸学子只见风雪红梅之中,姜相银衣鹤氅而立。</p>

吟咏之间,声如振玉;眉宇神采,卷舒风云。</p>

“今日所见作诗文者,俱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将来大唐诗歌之盛,必流传千古,永扬华夏!”</p>

诗会至此,实已极盛。</p>

史载:</p>

【麟德二年腊月戊子,时任尚书右仆射兼更部尚书姜沃,于稷下学宫旧址,举梅苑诗会。】</p>

【轩车阙下、贵女簪缨。吐纳珠玉、诗文逾百。自此,京中诸公主府邸亦多有诗文之会,遂成风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