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浇油(2 / 2)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3942 字 1个月前

许芷倩狐疑地打量着张斐。</p>

“写啦!写啦!”</p>

张斐催促道。</p>

许芷倩撇了下小嘴,心道,这人肯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p>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新政和司法改革上面,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官署,一个真正能够制衡皇庭的官署。</p>

而这个官署就是立法会。</p>

根据当初的约定,大庭长的判例权,其实是立法会赋予的,因为立法会是要基于法制之法修订相关刑罚的,可只有张斐懂这些,才给予张斐判例权,但最终能否成为成文律例,还得看立法会。</p>

河中府皇庭所有的判决,包括蔡卞他们的,全部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立法会。</p>

富弼这一年,什么都没干,也不怎么关心政务,一心就扑在修法上面,潜移默化中,他其实已经成为朝中法制之法的最大拥护者。</p>

这一年过去了,立法会也得拿些成果给赵顼看看。</p>

垂拱殿。</p>

只有赵顼和富弼君臣二人。</p>

“这是过去一年,立法会根据法制之法,以及河中府大庭长的判决,所修订的律例,还请官家过目。”</p>

富弼将一份厚厚的奏章呈上,又道:“此番修法,共将八项死刑改为徒刑,减免三十二项徒刑刑期,取消十六项徒刑,改为罚金,同时取消七十六项苔刑。”</p>

赵顼听罢,微微一惊,“减少这么多刑罚,还能震慑住百姓吗?”</p>

富弼抚须道:“官家,乱世用重典,但如今国家早已经安定,很多刑罚只会适得其反,这也是为何自太祖到如今,我大宋几乎每一任君主,都会下达敕令,减免一些刑罚,比如说赦免贩卖私茶、私酒的死刑,这一回老臣是将这些敕令全部编入律例中。</p>

而其中的徒刑和苔刑的减免,则是基于法制之法民事诉讼的理念,百姓与百姓之间的大部分纠纷,还是以保障双方利益为主,而不动用刑罚。”</p>

其实关于重型慎刑,在宋朝司法界一直都有着广泛的争论,王安石虽是法家作风,但是在这方面,他其实更偏向慎刑,尤其是最近几年,支持慎刑的已经占据绝对多数,他们认为很多刑罚,都太重了一点。</p>

比如说,贩卖私盐判死刑,但也有些地区的百姓,买不起官盐,只能自己弄一点私盐,这也让官府左右为难,罪不至死,但依律必须判死刑,但这涉及到财政,谁也不敢背上这口锅。</p>

这几年已经在慢慢修改,但并没有系统化去改。</p>

这也是为什么法制之法能够这么快收获人心。</p>

赵顼瞧了眼富弼,点点头:“原来如此。”</p>

他心里非常清楚,这富弼将敕令编入律例,就是希望阻止皇帝再干预律法,最好是不要颁布敕令,这项任务由立法会来干。</p>

不过对此,赵顼早已经妥协,看似这剥夺皇帝的立法权,但由于立法会的最终结果,还得皇帝批准,才能够奏效,权力还是控制皇帝手中。</p>

这都是张斐走之前,给设计好的。</p>

二者看似区别不大,但其实非常关键,这就是避免皇帝一时任性,下达敕令直接干预律法,这是司法界最为敏感的事情,也是最不好的。</p>

当然,赵顼之所以妥协,也是因为政事堂经常驳回他的敕令,弄得他也很是不爽。</p>

富弼又道:“但其中多半条例,只能在有公检法的州府施行,只有少部分涉及到死刑、重刑的条例,可以全国普及。”</p>

赵顼问道:“这又是为何?”</p>

富弼回答道:“这是因为很多条例就是基于公检法的审查制度修改的,比如说,河中府皇庭最后送来的那桩关于司法解释的官司。其中涉及到‘任依私契,官为不理’,如果在没有公检法制度下执行,可能会给予官府鱼肉百姓的权力。”</p>

赵顼稍稍点头,突然问道:“富公对于在东京东路推行青苗法怎么看?”</p>

富弼一怔,显得有些诧异,“官家不是已经决定采纳王介甫的建议吗?”</p>

赵顼叹了口气:“是这样的,那青州知州派人送来一道加急奏章,恳请朕先在青州执行公检法,再让青苗法在青州执行。”</p>

富弼眨了眨眼,“欧欧阳永叔?”</p>

赵顼点点头。</p>

唉.这个欧阳永叔真是一点未变,唯恐天下不乱,不过这把火倒是可以烧。富弼思索半响,暗自一叹,算了,我要多说几句,肯定会惹得王介甫不开心,又会给立法会添麻烦。向赵顼道:“老臣近一年一直在修法,对于政务不是很了解,未能为君分忧,还请官家恕罪。。”</p>

赵顼赶忙道:“富公能留在京城,就已经是对朕最大的支持。”</p>

不过他心里已有计较。</p>

第二日,赵顼又找来王安石,将欧阳修的奏章给他看,并且表示,欧阳修到底三朝元老,朕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青苗法就暂不在青州执行吧。</p>

王安石也没说什么,毕竟欧阳修的辈分摆在那里,赵顼要答应,他也没有太多办法,毕竟这还只是试行,少一个州也不会影响什么。</p>

但是他却窝着一肚子火,对欧阳修是恨之入骨,人家都是痛打落水狗,我这都还没有落水,正在冉冉升起,你就拿棒子来打了。</p>

真是岂有此理。</p>

回到制置二府条例司,又遇到两个说客,吕公著和陈升之。</p>

之前吕公著一直夹在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但是自青苗法之后,他也开始倒向司马光那边,与王安石的关系也出现一些些间隙,他几番相劝,但王安石都没有理会。</p>

陈升之本是支持王安石的,不过对于青苗法,他心里也是有所保留的。</p>

“介甫啊!目前看来,新政在河中府,是非常成功,证明新法配合公检法,乃是上上之策,你何不继续与司马君实合作。”</p>

吕公著是苦口婆心道。</p>

陈升之点点头道:“介甫,你不要被那些流言蜚语给干扰了,那些人就是故意在挑拨离间,你得以大局为重。”</p>

他们两个都是反对青苗法的,但如果配合公检法的话,青苗法反而让人放心,他们就想劝说王安石再等等。</p>

可他们两个哪里知道,王安石刚刚憋了一肚子火,这要是司马光的话,估计两人就打起来的。</p>

王安石瞧了他们两个一眼,念在多年的友情,也不想与他们闹掰,是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心中的怒火,道:“这不是我的原因,这是司马君实的原因,我们制置二府条例司是有自己的计划,而且我之所以选择东京东路,也是因为司马君实早就派范纯仁去那边建立检察院,这两年过去了,结果登州的公检法,还不如河中府,我也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p>

而且朝廷的问题一直都是财政不足,而不是治安问题,公检法虽对新政有一定帮助,但本来就应该是他来配合我,结果现在我迁就他,他们还在那里拖拖拉拉,我现在是等不了了,要是财政出大问题,这责任谁来担?”</p>

这话非常在理,问题在于财政,改善财政是当务之急,等着司马光,那得猴年马月去,财政赤字,你们来补?</p>

陈升之赶忙道:“我去催催君实。”</p>

“你别去了,我天天催,也没什么用。”王安石摆摆手道。</p>

吕公著又道:“但是你这青苗法确实有问题。”</p>

王安石听到这话,可就受不了了,冷冷一笑,“是呀!有问题啊!故此去到河中府后,那些大地主是畏之如虎,甚至不惜以低价来抵制我的青苗法,说到这事,我还真得感谢那公检法,他们是在配合新政吗?”</p>

吕公著也急了:“你这人怎就不听劝,如果青苗法去到东京东路,真出问题,新法可能都会毁于一旦。”</p>

王安石道:“只要你们不来添乱,这新政就不会出问题,我在设计新政时,可还没有公检法了。”</p>

“你!”</p>

吕公著也脾气上来,站起身来,“不可理喻。”</p>

说着,他就气冲冲地离开了。</p>

陈升之纠结了片刻,也站起身来,“介甫,你再考虑考虑。”</p>

王安石道:“不用考虑,我已经决定了。”</p>

陈升之见罢,也就不再多言,摇头一叹,出得门去。</p>

他们刚走,吕惠卿便入得屋来,“恩师,他们是来游说恩师配合公检法吗?”</p>

王安石狠狠一拍桌子,“他们哪里知道,我早已经在河中府改变策略,利用提举常平司来增加财政收入,以至于看上去公检法好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要不是我让元厚之配合他们,他们公检法岂能立足。说到这事,全怪张三那小子,出得这些馊主意,弄得现在人人都以为是公检法的功劳。”</p>

他心里憋着一肚子委屈,就事论事,在河中府,的确是新政一直在配合公检法,不惜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没有王安石同意,元绛会屡屡让步吗?</p>

元绛当初要不让步,公检法也会很麻烦,不可能这么快立足。</p>

但如今大家全都认为这是公检法的功劳,从表面上看,也是如此,因为官府一直在被迫遵守皇庭的判决。</p>

王安石向来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么委屈,而且这种言论,对新政的影响非常不好。</p>

吕惠卿道:“计相之前就已经表明态度,不支持青苗法,恩师犯不着与他动怒。”</p>

“我不是因为他生气。”</p>

王安石一挥手,道:“我是被那欧阳永叔给气着了。”</p>

“欧阳永叔?”</p>

吕惠卿一愣,“他不是在青州吗?”</p>

王安石便将欧阳修上奏官家一事,告知了吕惠卿。</p>

“啊?”</p>

吕惠卿傻眼了,“这不是将国事视作儿戏么?新政乃是国家决策,岂能因一个知州的拒绝,就不去执行。”</p>

王安石叹道:“可是那欧阳永叔不是普通官员,他可是三朝元老,而且官家的意思也是暗示让我们用政绩来说话,以政绩服人。这一次在东京东路推行青苗法,是绝不容有失。”</p>

吕惠卿立刻道:“恩师请放心,目前东京东路很多官员都改为支持我们青苗法。”</p>

“是吗?”</p>

王安石道。</p>

吕惠卿点点头道:“如今他们听说公检法在河中府所做作为,于是都改为支持我们新政,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阻止公检法。”</p>

王安石当即就乐了,“这些人可真是国之蛀虫啊!”</p>

吕惠卿诧异道:“恩师为何.?”</p>

王安石道:“他们现在反对公检法,跟之前反对我们新政的理由是一模一样,可见这些人是极度自私自利,心里全无国家和君主。”</p>

说罢,他又道:“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加以利用,以此督促他们严格执行青苗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