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金陵金梦 56、沈府提亲(2 / 2)

等丫鬟把老头搀扶到太师椅上,这时,沈老夫人微微一笑,起身道个万福。

“汤相公,老身有个老生的女儿,她昨晚做个梦,说是被月老拿着红绳,把她给牵走了,半夜三更哭哭啼啼,老身便去安慰她,今日一早儿,又遇见喜鹊盈门,怪不得最近以来,老身总是左眼不跳右眼跳,哎呀,原来竟有这样的喜事,襄武东瓯王府的汤大官人亲临寒舍提亲来了!”

虽然老夫人没直接说,这汤相公到底给谁提亲的,但汤景听罢,却是灵机一动,莫道他们以为我是给自己提亲来了?于是,他就准备应承下来……

此前,蔡德忠当应天巡抚的时候,沈家小姐和巡抚的小舅子吴襄订过亲,汤景现在居住的宅子,也是吴襄为迎娶沈家小姐而建的,在蔡德忠调离后,吴襄害怕海瑞找他的麻烦,把宅子卖给汤景,沈家听说蔡德忠被弹劾,赶紧和吴襄退婚,如今,弄得高不成低不就。

沈家真是太有钱了,若是能迎娶沈家小姐,就算让她做妾,恐怕这老两口也不敢不答应,更何况,早就听说过沈家小姐、沈月瑛那真是风华绝代、沉鱼落雁、羞花闭月、风姿卓越、倾城倾国……

汤景把能想到的好词,全都在脑海中过一遍,恨不得独占花魁,此刻,他脸红脖子粗讲道:“嘿嘿、请老员外、老夫人放心,进府之后,小胥定然不会慢待月瑛小姐。”

“看来小女就是有住那座大宅子的命,恭喜……”

沈老夫人正想说“恭喜姑爷”,朱辉实在看不下去了,赶紧躬身施礼。

“且慢!请老员外、老夫人听我一言。”

沈老员外点头答道:“这位公子,有话请讲。”

“我家叔叔是来给俺的大舅哥吴公子、吴襄提亲来了。”

沈老员外一听,顿时呆若木鸡……

“这位小哥真会寻开心,吴公子把那座大宅子卖给了汤相公,他、他、他……”

沈老夫人简直不敢不信,摇着头连声喊好几个他,接下来想说,他吴襄不配,突然灵光一闪,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她赶忙把想说的话咽回去,上上下下打量着朱辉,好像刚才听说吴襄是他大舅哥,仿佛记得这吴襄只有一个妹妹,已经嫁给前应天巡抚蔡德忠,却又见这个少年身着飞鱼锦衣、腰挎绣春刀,应该是个锦衣卫总旗官,莫道是蔡德忠死后,吴襄的妹妹改嫁给他了?

这时,朱辉觉得有必要敲打、敲打这老两口,扫视一眼这金碧辉煌的花厅,感慨地讲道:“沈家果然富可敌国,怪不得黄炳文会看上你们沈家。”

一提起黄炳文,沈老员外和老夫人脸色突变,同时瘫倒在太师椅上。

朱辉接着讲道:“二位老人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请相信我,吴公子早已洗心革面、悔过自新,如今在栖霞山里悬梁刺股,准备参加来年的乡试。”

汤景本来就是给吴襄提亲来了,刚才听了老太太的那些话,倘若自己能纳沈家小姐为妾,不说别的,光这嫁妆就少不了,将来有这藏着聚宝盆的沈家做后盾,何苦还要通过吴襄,惦记人家吴莲的那点钱?

想到这儿,汤景恶狠狠地瞪者朱辉,心中骂道:你小子真他娘的就是个克星!

沈老员外沉默半晌,忽然问道:“请问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于是,朱辉掏出锦衣卫腰牌,亮给两位老人。

“在下朱辉,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请二老不必紧张,有关沈琦一案,相信海大人定会秉公办理,在下也会协助海大人,重新调查那几起案子,到时候,还请二老给予配合。”

沈老员外张口结舌,变得手足无措,他没想到沈琦结识黄炳文,把自家的院子白给他们住好几个月,不但没给沈家带来任何好处,还惹出这天大的麻烦。

沈老夫人发现汤景满脸尴尬,变得脸红脖子粗,似乎不敢反驳这个少年,打量着这个年纪轻轻的总旗官,居然能纳犯官的家眷为妾,来头肯定不小,心中暗想:莫非这朱姓少年,是哪位王爷府里的少主?

想到此处,沈老夫人问道:“请问朱公子,我们这支沈氏是有原罪的,沈家的后生就算高中进士,也不能出仕为官,既然吴公子正在发愤图强、力求上进,难道不怕被我们拖累了?或者公子你有什么办法,将来能否帮帮你那位大舅哥?”

朱辉明白,她的弦外之意在试探自己,当然,自己也知道吴襄是什么货色,便露出微微一笑。

“据我所知,就算吴公子进士及第,也不见得愿意出仕为官。”

沈老员外伸着头,不解地问道:“这、这又是为何?”

“呵呵,我这位大舅哥心比天高,他更希望在书法和文章方面,将来青史留名。”

汤景适时接过话茬,讲道:“既然是给吴公子来提亲,看在俺汤景的面子上,请二老就应承下来吧,吴公子才华横溢,正在撰写一本旷世奇书,改日让他带上大作请二老雅赏。”

沈老员外捋着花白的胡须,点头答道:“老朽不敢说自己的眼光有多好,若不是贱内嫌弃人家不务正业,当初又何必退婚?”

沈老夫人白了老头儿一眼,认真地讲道:“老身也早就说过,莫道少年穷,不管吴公子以前如何,单看那一手蝇头小楷,咱金陵城又有谁能比?”

听到此处,汤景强忍着坏笑,继续跟着起哄。

“吴公子那部旷世奇书,描写一位西门大官人,可称得上千古传奇,必将流芳后世。请老员外、老妇人千万记住,让沈氏一门的公子、小姐,都好好研读吴公子的大作,好好学学那书中的人物。”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请汤大官人放心,佳婿的大作,沈氏一门全都得认真拜读、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