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轻工业的问题(1 / 2)

苏联1991 陈家过河卒 1667 字 3个月前

第四更

当初的199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炒家试图攻击香港,但是因为香港在七月一号回归的时候,中央把将近两千亿的土地基金移交给香港,顶住了当时的索罗斯等巨鳄们的冲击。再加上当时的俄罗斯玩了一手更绝的,直接宣布135亿美元债务延期偿还,相当于悍然违约。结果导致了俄罗斯手头至少有135亿美金可以用来应对国际炒家的攻击,这远远超出了国际炒家的承受能力,在香港和俄罗斯失利影响下,最终他们选择了退出这场游戏。

现在亚纳耶夫还不需要丧心病狂到用债务延期来抵抗金融危机,能动用的外币储汇足以让任何试图进攻苏联的国家有来无回。而且那些胆敢试图攻击苏联金融稳定的人,克格勃都会温柔的敲响他们家的大门。

现在的石油收入是保住轻工业的命脉,亚纳耶夫将他当做拯救苏联工业的一张底牌。如果不是亚纳耶夫靠着政府的强硬政策支撑的话,糟糕的轻工业也不会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状况强行续命到现在。

一开始的苏联既无人力成本优势,也无资金和技术优势,甚至也没有庞大的市场支撑。假如等到亚纳耶夫卖石油天然气获得高昂的收入,就更不可能发展轻工业了。人均gdp过高导致生产出来的轻工业商品太过昂贵,根本没有销路。

苏联不可能拥有低廉的人力成本搞低附加值的轻工业,因为人均gdp的高昂的缘故,要搞轻工业,只能从中高档轻工业产品搞起,否则就没有利润养活企业,苏联这类产业从斯大林模式的畸形发展开始,就一向是短板,缺乏社会基础。国家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你这个国家能发育出什么样的产业。这个道理对欧洲美国日本同样是适用的,这些高收入国家在九十年代时期,轻工业的低附加值制造部分大多搬迁或者外包到中国和越南等低工资国家,只保留设计和品牌这些高附加值部分,而苏联轻工业,既没有高品味的设计也没有品牌,是很难发育起来的。

换做现在,就是一场死局。但是幸好当初经济互助委员会时打下的一点功底还在,亚纳耶夫还有还手的机会。其实亚纳耶夫也想不通为什么当时的领导人会想出让其他国家来发展农业轻工业自己专攻重工业的想法。或许一切都是社会主义思考模式的错吧。只是导致后面擦屁股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已。

从1991年亚纳耶夫上台开始就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包括鼓励生育,甚至是强行的开放性移民政策,吸引外来人口进入苏联从事低端劳动力产业生产,招聘的外来人口也主要的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每年都拨款用于发展轻工产业,并且提供各种优惠性政策。

这么做的结果导致克林姆林宫内部出现了不小的反对声音,他们认为政府每年提供如此多的低息政策为确保轻工业的发展远远不如从国外进口成本低,而且光是靠石油的收入都可以让苏联人民活的足够滋润,完全不需要这种自虐式的发展方式。

不过嘛,没有人敢反对总书记决定好的政策,在这种强硬的态度面前,几乎从零开始的轻工业也稍微有些起色了。

其实亚纳耶夫也不是没有考虑,从后来卖资源的情况可以看出单一的石油出口战略根本行不通,哪天世界油价暴跌就跟着一起跳楼好了。注重重工业,轻工业进口中国模式?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是行得通,但这样一来也只是陷入斯大林模式的恶性死循环之中。

只有将石油和重工业结合起来,再大力扶植轻工业的发展,将苏联的产业比例引入良性的局面才是亚纳耶夫想看到的。

积重难返,积重难返。完美的阐释了苏联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