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苏向东进进出出,猪圈已经让他收拾得差不多了。
圈里带了粪便的土铲出来,挑到自留地沃田。
接着又挑了些新土进去,用石磙压严实,四周漏风的墙壁也都修补了,猪圈顶棚还换了新的茅草。
苏向西在院子里敲敲打打,帮忙倒腾建鸡舍的木材。
当了几个月的废人,现在总算能帮着做点事,苏向西一扫先前的郁闷,一心要把这个鸡舍建成全村最好的。
苏有田也在一旁帮着递木头。
自留地的种子已经撒了下去,剩下的冯氏和章氏再给铺上一层草,然后浇点水就差不多了。
老苏家热热闹闹,一家人齐心干活,氛围极好。
苏老太在灶屋准备午饭。
今天早上,她屋里不仅出现了红薯藤,还多了几根新鲜的茄子。
所以老苏家的饭桌上又要添一道新菜,炖茄子。
苏老太拍了几个大蒜头,锅里放上几滴油,蒜末下锅,然后扔了茄子下去。
等到炒得差不多时,舀上一瓢水,盖上锅盖慢慢炖。
趁着这功夫,她跑到灶屋门口,看看院子里的小九儿。
见苏子礼几个小子带得很好,苏老太满意地点点头,又跑回灶屋继续炖菜。
连着花了好几天的功夫,鸡舍终于在苏向西的努力下建成了。
实木打造的鸡舍,一块块光滑齐整的木板拼凑而成,上面甚至还做了屋顶的造型,看着格外精致,受到了一群小子的一致好评。
两层的鸡舍,上面抱窝生蛋,下面给鸡住,空间很大,喂上二十只鸡完全没问题。
鸡还没开始住,一群小子已经迫不及待钻上钻下,显然把鸡舍当成了游玩场地。
接下来,队里再次忙碌了起来。
随着春种的种子发芽,浇水、施肥、拔草、松土活越来越多。
苏老太日日背着苏九上工。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老苏家有个俊俏可爱的小闺女。文網
不仅长得好,还白,天天在外面晒日头,不但没晒黑,看上去倒是越来越水灵了。
大琼山脚的梨花村,以到处可见的梨树命名。
进入四月,满树的梨花盛开。
一出门,大片的雪白映入眼帘,挂满枝头的梨花一层层、一簇簇,像是云锦似的铺天盖地。
苏九指着眼前那树梨花,伸手想要。
“乖囡等着,奶去给你摘一枝。”苏老太对孙女儿宠得不行,当即就走过去,踮着脚尖,掰断一枝她觉得最好看的。
苏九拿着那支梨花枝,洁白的梨花在眼前放大,淡淡的花香弥漫鼻端。
这个时候,两只小蜜蜂飞了过来,落在梨花上。
苏九趁着奶不注意的时候,将梨花枝和那两只蜜蜂一起收进了空间。
神识放出,又收了七八只蜜蜂进去,这才罢休。
被收进空间的蜜蜂懵了圈,适应了一会儿之后便一头扎进了灵田里,忙着采蜜去了。
苏老太这日上工,一边拔草一边跟人打听小鸡崽、小猪崽。
鸡舍和猪圈都建好了,现在就等着抱一窝小鸡崽和一只小猪回来养了。
“养猪干啥,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给猪吃,就是光吃草那也不长膘啊而且要养也得养两头,一头留着自己吃,一头要交任务猪,我看干脆别费那事了。”
“养两只小鸡崽倒是行,听说我娘家隔壁今年抱了一窝,足有二十多只呢,正好我也准备养两只,你要的话,我给你带两只回来”
苏老太的好姐妹余翠花吧啦吧啦,说起话来就跟放水似的,根本停不下来。
“行,小鸡崽的事那就拜托你了,我想着总归是要养,能多养几只更好,屋里的小子多了,少了鸡蛋都不够分呢”苏老太叹了一口气。
她其实是想多养几只,长大了给她的乖囡杀鸡吃肉。
至于一群臭小子,给啥吃啥,能吃饱就不错了。
她孙女就不一样了,那可是被老天爷器重的福娃娃,亏待谁,也不能亏待了她的乖囡。
小鸡崽的事好歹有了着落,至于猪仔,苏老太打算跟大队长孙长青打听打听。
结果她还没来得及去打听,从县里开完会的孙长青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同时还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孙长青让人敲锣打鼓,召集全村人在打谷场集合。
众人放下手头的工作,纷纷赶去了打谷场。
等到苏老太一家赶去时,打谷场上早已黑压压的站满了人。
孩子们穿梭在人群里,村民们交头接耳、嘀嘀咕咕,气氛就跟过年一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