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农民不爱吃黄鳝(1 / 2)

陈棋听不懂了,觉得自己是不是穿了一个异世界难道这里的人类跟他前世的人类口味不一样

黄鳝呀,而且还是这么又粗又大的野生黄鳝呀,怎么就不好吃了

吃货们表示不服菜场的野钓爱好者也不服

陈书有些不屑:“嘿嘿,哥,你要吃咱们就抓一条去试试,你就知道了。”

结果中午陈棋吃着碗里这条清蒸黄鳝就有点怀疑人生了,只是洒了一点盐,吃到嘴里,果然是腥味十足,还有明显的泥土味道。

陈棋看着家里空空如也的灶台,算是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黄鳝在他前世算是一道家常菜,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是“爆炒鳝丝”,或者“红烧鳝片”。

这里面的调料就多了去了,蒜苔粒、青椒片、姜丝、葱段、胡椒粉、盐、姜、糖、酱油、蚝油、料酒、味精、干花椒、干辣椒、郫县豆瓣等等。

然后用猛火重油这么一炒,哪怕是皮鞋底抄出来都是香喷喷的。

可现在的农村,什么样的调料都没有,家里唯一的那种菜油和酱油也被他全部给祸祸了。

光是一点点盐巴,根本就无法去除黄鳝自带的那股子土腥味,于是农民们也就不爱吃了。

有时间抓黄鳝,不如去山里弄点野猪、野鸡、野兔肉,那不是更香嘛。

本来黄鳝抓了可以卖给城里人,可还是那句老话,没办法运出去,哪怕运出去的代价太大了,还容易被投机倒把给关进去“学习”。

这下好了,别说黄鳝多了,同样的泥鳅、田螺通通都没人要吃,那一只只硕大的田鸡,在田里蹦来蹦去,有势无恐。

这种后世夜宵摊最受欢迎的下酒好菜,真正是“如今你对我爱搭不理,他日你高攀不起。”

这天下午,陈棋手里拿着课本,心思却早就飘到了很远很远。

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想赚钱,只能打这山里的产出。

虽然老天爷让他重生在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里穷得是叮当响,可是不幸中的万幸,又给了他一个逆天的金手指。

海东省人,充满了经商的基因,现在这么穷怎么办

靠以后那几块死工资

再说了,就算有工资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现在难道还要继续吃糠咽菜

不知不觉间,陈棋又想到了自己的“前身”。

小伙子读书非常用功努力,为人也爽朗,可惜在学校永远都吃不饱,经常肚子饿得咕咕叫。

这年头读中专虽然不要学费,但课本费还是要自己出的,不多,几块钱,这对贫穷的陈家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

另外一个负担就是中专的补贴太少。

读大学,一个月差不多有19元的补贴,这钱用得省一点完全够用了,还能偶尔花几毛钱买张电影票。

可是中专生的补贴减半,一个月只有10元,这钱全部换成学校专用的“钱票”,吃饭也就勉勉强强。

原主在食堂里,一般都是打4两饭,要一个素菜,再打点免费的干菜汤,加起来不过是1毛7分钱。

早饭更省点,一般两个白面馒头8毛钱,有时候直接不吃,饿肚子。

十七八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长期不买荤菜肚子里缺油水,真要让陈棋畅开了肚子吃,估计一口气能吃个一两斤米饭。

就是这样的生活标准,压缩再压缩,10元真的勉强够吃饭,要不是有家中蕃薯的资助,根本撑不下去。

原主是个读书种子,脑子里根本没想过要去赚钱,这年头勤工俭学都没地方。

现在的陈棋认为书还是要读的,这关系到以后有个稳定的工作。但钞票也是要赚的,为了让大姐不用去背砖头,让弟弟妹妹吃上大肥肉。

更让自己的学生生涯不至于太饿肚子,总是要想想办法努努力。

八十年代,不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时代嘛。

那么做点小生意是最现成的办法。

夏泽村的水蜜桃、杨梅、黄鳝、泥鳅、田螺、田鸡,不就是最好的无本买卖

打定了主意,陈棋忽悠陈书和陈画道:“你们两个要不要再吃肉吃棒冰”

少男少女头点得像捣蒜一样:“想啊想啊。”

“想的话就帮哥一个忙,小弟你这几天去田间溪边去抓黄鳝泥鳅、小妹你就去摸田螺抓田鸡,越多越好,有多少就抓多少回来,可以发动小伙伴们一起抓。”

陈书一听就泄气了:“哥,你怎么死脑筋,不是跟你说了这玩意儿卖不出去的。”

陈画也点点头。

陈棋双手抱胸,往后靠在椅子背上:“谁说要我在型塘卖了哥哥我可以去城里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