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与魏征2(2 / 2)

盛唐 渤海郡公 2112 字 21天前

罗云生苦笑道:“今日绿蚁颇为上头,出了侍中府门,小子说过什么,可是不认的。”</p>

“你终究是少了份人臣的担当。”</p>

魏征皱着眉,看着小家伙坚持的模样,最终点点头。</p>

“其实有些话,都是废话,我不说您心里其实清楚,古往今来,王朝覆灭,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原因,土地兼并、异族入侵亦或是世家权贵谋反而已。”</p>

罗云生笑道。</p>

“但其实偌大的王朝,只要开创超过百年的基业,便可做到民心归附,不至绝境,国家不至于崩塌,小子今日之言,只谈国,不言君主之家事,望魏公莫怪。”</p>

魏征不由一愣,他没想到罗云生竟然在这方面竟然与自己不谋而合,其实对于魏征这种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贤臣来说,谁做君主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他要的无非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而已。</p>

当下点点头道:“汝说的有道理,这天下又不是君主一家的,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p>

只是这自古以来,天下便有君主,只要是一家之天下,便有贤,有昏,难逃覆灭之路。”</p>

“谁说自古以来,君主是一家的。”</p>

罗云生抖了个机灵,趁着魏征尚未发怒,赶紧严肃道:“君主制是历史的进步,甚至很长时间都会存在!但是其实你们已经探索出一种制度,防止君主昏聩不是么?”</p>

顿一顿,他又沉声说道:“三省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君主昏聩,但是君君臣臣,忠孝二字,面对昏君的时候终究让臣下无力,况且上行下效,君不贤,臣下也十有武之政,布在方策。</p>

其人存,则其政举。</p>

其人亡,则其政息。</p>

想要千秋万代,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潮流,给后人埋下种子而已,强求不来的。</p>

这也是小子为何有心,却不肯坚持的原因,因为这是一条徒劳无功之路。”</p>

“你这小子,怎么这般泄气,刚才谈及民生、商业,你不是都说的头头是道吗?”</p>

魏征正在兴头上,哪里肯放人,“老夫为官多年,知道你所言之物,若是能推广开来,势必会打造一个偌大的盛世。”</p>

“魏公,此言差矣,吾义弟年幼,正在长身体呢。”</p>

罗云生尚未开口,一旁却有一道突兀的声音传来。</p>

二人吓了一跳,却见是李承乾和李治兄弟二人,以及徒弟杨明空,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书房里。</p>

尤其是李承乾,又跑了一趟,也不嫌弃麻烦。</p>

李承乾托腮,李治和杨明空拿着小本本飞快的挥舞,一如当年在罗家庄的模样。</p>

“你们何时来的?”</p>

魏征奇怪道。</p>

“你们涮羊肉吃到一半的时候。”</p>

李承乾绝望道:“说实话,三个大活人推门而入,你们二位依然能谈得那么尽兴,丝毫不为所扰。”</p>

“那你们两个小家伙在做什么?”</p>

罗云生笑着说道,跟魏征对饮长叹一宿,确实累得不轻。</p>

“师傅和魏公所谈治国之道,如黄钟大吕,发人深省,太子殿下让我二人记录成册,做一本秉烛夜谈录,有朝一日刊发天下,让朝野的官员都看看,什么叫做治国之道。”</p>

杨明空看向罗云生眸子发光道。</p>

“我与魏公所谈,乃是私事,你们几个知道即可,莫要对外谈及。</p>

否则定然逐出师门。”</p>

魏征今日也喝的有些嗨了,来了人也没有注意。</p>

见到三个孩子都听得那么认真,还做了记录,心中顿时有了后继有人的感觉。</p>

往日里太子可是不会这般好学的。</p>

看着罗云生精疲力竭的样子,知道年轻人精力不济,便有些意犹未尽道:“明日再谈,老夫也好打打牙祭。</p>

没想到这锅子,还挺配绿蚁,这一宿都吃着热乎的,肚子是暖的,听着治国之道,心里是暖的,后继有人,后继有人。”</p>

“都是扯淡,都是扯淡,出了门与吾无关。”</p>

罗云生摇摇晃晃,感觉脑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我要回家一趟,巡视下生意。”</p>

“小子,你答应老夫试毒期间,要陪着老夫的。”</p>

看着罗云生离去的背影,魏征高声道:“你若是不来,老夫可是要上奏折弹劾你的。”</p>

“知晓了,知晓了。</p>

聒噪。”</p>

罗云生起身离去。</p>

门外,密密麻麻站满了百姓,翘首以盼,数不尽的武侯和不良人站在魏府门前维持秩序。</p>

“出来了,出来了,这煤石果然无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