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衣载誉而归。</p>
回城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兴王府感谢栽培之恩。</p>
他再回王府时待遇已跟以往完全不同,从生员相公变成举人老爷,脸上光彩洋溢,出现在朱浩面前时,朱浩简直快不认识眼前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蹁跹郎君。</p>
“公孙先生,看你跟以往不同,现在算得上是科场得意……以后还要多仰仗你教授学问。”朱浩笑着说道。</p>
公孙衣本来挺得意,闻言脸色立即变得尴尬起来,随即往四周看了看,这才小声道:“朱浩,我……这次来是特地谢谢你的。”</p>
朱浩道:“进屋子说话吧。”</p>
“不用不用,我之后还要等唐先生,与他一同去拜见兴王……我考中生员后,兴王和袁长史对我帮助良多,当然提携我学问最大的是你跟唐先生。”</p>
正说着话,唐寅来了。</p>
唐寅听说公孙衣到了王府,特地来带他去见朱祐杬。</p>
“你怎在此地?”</p>
唐寅看到公孙衣后,有些迷惑不解……你进王府拜谢,不先见别人,先跑来看朱浩?</p>
公孙衣一脸惭愧:“我此番能考中举人,最该感谢的,就是朱浩……我应该尊称他一声先生。”</p>
唐寅脸上露出一种“果然被我猜对,背后一定有问题”的神色,低声道:“详细道来。”</p>
公孙衣面带羞惭之色:“是这样的,临别前几日,朱浩给我出了几篇题目,算是押题,十二题,结果……最后四书文三道大题,都出在这十二道题中。”</p>
“什么?”</p>
唐寅瞪大了眼睛。</p>
朱浩摊摊手:“凑巧了吧?”</p>
唐寅道:“四书那么多段落,都能被你押中?快说实情!”</p>
朱浩当然不会跟唐寅实话实说,笑道:“唐先生,如果我真有那本事,我就不用出十二道题,直接给他出三道题就好了,这样还简单明了些。”</p>
唐寅很想说,这分明就是你使出的障眼法,多出几道题,反而考验一下公孙衣的诚意,如果他对你信服,就会把这些题仔细看完,提前有所准备,那他考中举人的机会就会大增。</p>
机会大增?</p>
唐寅突然想到什么,轻声问道:“凤元,朱浩只是给了你题目,没给你……写几篇文章?”</p>
唐寅思路活泛起来。</p>
朱浩这小子做事一向讲究滴水不漏,若朱浩真能猜出这次乡试四书文的题目,那就算是给了公孙衣题目,而不给他写范文,公孙衣拿到题目水平不行也是白搭,而公孙衣最后可是考了本省乡试第六……</p>
公孙衣有点胜之不武,头都不太敢抬:“正是朱浩写了文章,且文采斐然,我是将他的文章照搬上考卷。”</p>
“呵。”</p>
唐寅彻底明白了。</p>
感情不是你公孙衣参加这次乡试,你能考中举人,完全是仰仗朱浩的功劳啊……嘿,你这样做跟作弊有什么区别?</p>
朱浩道:“唐先生,我只是随便写了几篇文章,没有别的意思,你不会把这件事揭穿,让别人知道吧?”</p>
换作别人,或许真有可能把事情泄露出去,但唐寅没到那么无耻的地步。</p>
“不会!”</p>
唐寅摇了摇头,随即道,“凤元,如此说来,你是靠朱浩的文章拿到了本次乡试第六?朱浩,看来若是你去参加本次乡试,中举的人就是你啊。”</p>
朱浩急忙摆摆手:“唐先生别取笑我了,科举又不单纯只是考四书文,还有五经文和策论,那些可都是靠公孙先生的真才实学。”</p>
“你还称呼他先生?我看他可以称呼你先生了!”</p>
唐寅有些生气,“科举之事,本来就应该讲究真才实学,毫无虚假,你们这算什么?乡试中,成绩绝大多数都是靠第一场三篇四书文的成绩做准,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p>
唐寅嘴上训斥,但想到朱浩靠那三篇四书文,只是拿了个乡试第六……</p>
我当年可是南直隶乡试第一。</p>
南直隶乡试那是多高的水平?湖广乡试肯定远不如吧?你小子再有才华,也只是个第六。</p>
唐寅心中的优越感顿时浮现,教训起朱浩来感觉有力多了。</p>
朱浩道:“唐先生,还是你才学更高,你看就算公孙先生采用了我的文章,也不能像你那样,直接考取解元。”</p>
“哼!”</p>
唐寅受了朱浩的恭维也没打算给好脸色看。</p>
他指责的是朱浩这种帮别人考试作弊的行为,而不是比谁才学高。</p>
公孙衣带着些许惭愧:“说起来,都怪我。朱浩……朱小先生……”</p>
之前唐寅说让他直接称呼朱浩为先生都行,结果公孙衣还真改口称呼朱浩为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