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山县的第一个新年过得很热闹,作为县令夫人,沈秀正月里要宴请不少客人,同时也得参加不少宴会。</p>
从初一到十五,沈秀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等过来元宵节,她闲下来以后才有时间陪二郎玩耍。</p>
不知道是不是过年时经常出外走动的缘故,二郎现在已经能开口说几个简单的词语了,爹娘也会叫了。</p>
当然最让沈秀高兴的是,二郎现在对认字特别有兴趣。</p>
当他会说简单的词语后,沈秀就做了几张认字卡片,而二郎也很喜欢这些认字卡片,只要沈秀教过一遍,他就能记住,过几天也不会忘。</p>
沈秀本来对二郎没太大期望,不过发现儿子继承了卫宴的读书天赋后,她就有了好好培养儿子的心思。</p>
除了每天教他认字外,沈秀还经常念诗给他听。</p>
二郎对古诗好像没什么兴趣,往往都是低头玩着手里的卡片,头也不抬。</p>
不管他喜不喜欢,沈秀还是保持着经常给他读古诗的习惯。</p>
这天她正在给二郎读李白写的《静夜思》,知月就来禀告,说乔泰来了,说有事要见她。</p>
沈秀丢下手里的书,让知月好好看着二郎,自己则去花厅见乔泰。</p>
乔泰是为瓷窑的事而来,还带来了烧制好的一套青釉茶具。</p>
那套青釉茶具,颜色不是纯粹的青色,而是一种天青与粉青之间的青色。</p>
沈秀觉得这颜色看起来倒是很雅致,拿起一只茶杯仔细看了看。</p>
乔泰道:“如今瓷窑那边的匠人烧制出来了不少瓷器,这是烧的最好的一套,夫人拿去送礼或是自用都好。”</p>
沈秀含笑道:“看来你这差事办得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技艺精湛的匠人,还烧制出了这么好的瓷器。我看这套青釉茶具,比起南方的瓷器也不差什么了。”</p>
乔泰谦虚的笑道:“夫人过奖了。这套茶具能烧制出这样的颜色,据匠人们说,是跟这里产的瓷土有关。不过这青釉的颜色还没有名字,我这次来就是想请夫人给这青釉赐一个名字。”</p>
沈秀道:“这你可就难为我了。我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好名字。这样吧,等相公回来以后,我让他帮你想个好名字。”</p>
乔泰道:“如果能得大人赐名,那真是再好不过了。”</p>
他说完青釉的事,又提起另一件事,“如今瓷窑那边已烧出百十来件瓷器,我想带着瓷器去边关走一趟,置换些皮毛回来。”</p>
这件事在瓷窑成立之前就商量好的,乔泰想亲自带着人去边关贩卖这些瓷器。</p>
沈秀道:“边关就算了。我听相公说,云州正在征集壮丁,准备重新建立一支十万大军。”</p>
“只是边关人少,恐怕一时之间凑不齐那么多人。你若是带着人去了,万一被抓了壮丁怎么办?”</p>
沈秀道:“边关还是太危险了。以后我们还是不要与鞑靼人做生意了。”</p>
乔泰知道沈秀是被年前的事吓到了,便问道:“那这些瓷器怎么办?”</p>
沈秀道:“这好办。我听人说,西北一带因为地处偏僻,所以像是瓷器还有茶叶和丝绸的东西,都很稀缺。我们大可以把瓷器运到西北,然后用瓷器换回他们的皮毛和药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