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其父亲,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到,那样一个庸碌无为的父亲,能交出如此手段的儿子?那位静妃又一直居于深宫,除了朝中一些老臣之外,别人也所知不多。如今随着当年那批老臣陆续去世和致仕,近些年来朝中的人,对其所知越来越少。您不了解,也是正常的。”</p>
“所以,王爷也没有必要自责。现在的关键,是解决问题。屯兵于坚城之下,绝非是长久之计。在下以为,除了调集一部精锐,绕过朝廷固守的州府,直插江宁府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攻势。如今各路卫军归降不少,而那些将领以在下所见,都是首鼠两端,不可信任之人。”</p>
“与其每月还要浪费大量的钱粮,养活这群废物。还不如将他们摆在一线,接替我们的精锐,参加攻城作战。将我们那些精锐,集中起来准备迎战南下四大营的精锐。毕竟与根本无力野战的卫军相比,四大营才是我们将来真正的对手。我们必须要维持他们的战力才可以。”</p>
听到这个谋士的想法,桂林郡王却是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显露了商人的本性,在心中盘算了起来。良久才道:“明公,此事关系到降将的人,心是否能够真正归顺,今后我们还要面对其他几路的卫军,眼光要长远一些才行。所以此事,孤必须好好慎重考虑一下才可以。”</p>
对于桂林郡王的回答,这个谋士心中无言的叹息一声后,也没有在劝。只是他沉默不语,在他对面的桂林郡王却是开口道:“明公,奔袭江宁府的队伍,孤希望明公也跟随一同前行。一是作为监军,牢牢的替孤控制这只队伍不出什么意外,保证那些将领无论何时都忠于孤。”</p>
“二,江宁府是江南诸路首善之地,财富富甲江南。孤的那些统军将领,孤还是知道的。在十万大山之中,待了那么多的日子。虽说寡人并未亏待他们,可一旦到了那等花花世界,恐怕会控制不住自己。若是他们在江宁府纵兵劫掠,孤恐怕在整个江南都要人心尽失。”</p>
“在天下还未定之机,孤绝不希望此事发生。一旦江南民心尽失,孤不战便已经是输了。孤会授予明公足够的权利,若有违抗者定斩无赦。待攻占江宁、苏州二府之后,明公便是总管江南东西二路,一切军政事宜的江南总督。放心,对于明公的为人,孤是绝对信任的。”</p>
对于桂林郡王的任命,此人躬身道:“蒙王爷如此器重,在下自然会鞠躬尽瘁,替王爷督促诸军,并招抚好江南官绅百姓。只是在下的话,还请王爷慎重考虑。就算不调动降军参战,可也不能如此只让他们留守原地。长此以往,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重蹈前唐藩镇割据覆辙。”</p>
“这些人归降之后,王爷并未打乱其原有的建制,就连其驻地也没有做任何的变动。如今这些人只是虚耗粮饷,对王爷全无贡献。本身又在诸地驻扎多年,与地方官绅勾结甚为紧密。若是一旦战局有变,难保这些人不会生变。这些人为了钱能背叛朝廷,谁又能保证将来?”</p>
“王爷,对待这些降军就算不大动干戈。但至少应该将其精壮,还能战之兵挑选出来,不在归其原有将领负责。就算不能编入我军,可也要自成一军,由王爷心腹将领,或是王爷认为可靠的将领指挥。否则,一旦时日长久则必定生路。王爷,这是在下的真心肺腑之言。”</p>
只是对于这个谋士的苦谏,桂林郡王却依旧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虽说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架势,可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见到桂林郡王固执,不听自己的劝谏。此人无奈的只能无奈的感叹,长此以往下去,原本就根基不稳的这位主,势必内部要大乱一场后,转身告辞离去。</p>
在此人离去后,桂林郡王却是看着他背影,良久都没有说话。这个名字叫做张公明的谋士,是本朝翰林学士出身,当年科举的时候榜眼出身。本人才华横溢,绝对是做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料。当初仕途不顺,还是桂林郡王费尽苦心才邀请到。他也知道,玩阴谋并非长远之计。</p>
将来夺取了江山,真正治国理政还是要这些正儿八经的读书人的。而此人虽说性子有些孤傲,但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眼光也相当的长远。是他身边最为信任的人,甚至信任到此人是唯一可以不经通过,直接进入他书房的人。这在他身边的诸多谋士之中,可谓是独一份。</p>
对于此人的意见,桂林郡王一向都是相当的重视。这个谋士这番话之中的含义,他又如何不明白?只是现在自己控制的区域,还太过狭小。那些人底下兵可以遣散,但是他们这些官员,却至少在天下大定之前不能遣散。他的确是世袭郡王出身,但说到根本更是一个商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