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金陵金梦 2、夜夜笙箫(1 / 2)

得知这个消息,汤景恍如做梦一般,差点再次晕倒,打着哆嗦讲道:“连夜把银子挖出来,咱们明天就搬家……”

何氏冷冷地打量着夫君,生气地问道:“徐鲲到底被什么人绑走了?”

“如今徐阶已经告老还乡,他们徐家的仇人这么多,谁知道他被什么人绑走了?”汤景的语气显得底气十足。

这笔意外之财,也让朱辉大吃一惊,他谨慎地问道:“叔叔,虽然徐鲲被人绑走了,可徐家的人找来怎么办?”

汤景拿白眼珠翻了一眼何氏,再瞅瞅大女儿汤琼,转眼死死地盯着朱辉,似乎只有他才值得自己信任,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讲道:“小子,今后好好听叔叔的话,我保证拿你当亲儿子对待,走,跟我去挖银子!”

“叔叔,这银子藏得好好的,挖出来干什么?”

“你懂个屁!让你去、还不快去!”

何氏试图强行阻拦,只见汤景怒不可恕,上来就给她一记耳光,却被朱辉给死死拽住胳膊,把汤琼、汤瑶两姐妹吓得直哭。

汤景本想对何氏破口大骂,忽然感觉朱辉并没站在自己这边,便双手捧着脸,蹲在地上痛哭嚎啕……

“你、你们知道、我这些年、我、我是怎么过来的?如今,这个家被那姓徐的折腾成这样,我已经无脸见人,宁可出去讨饭、也不准备在这儿过了……”

看夫君哭得实在伤心,何氏抹着眼泪劝道:“这可是祖传的家业,若是卖了,百年之后,咱们如何对祖宗交待?再说,拿了人家的银子,我们又能跑去何处?”

汤景止住哭声,握住夫人的双手,叹息一声,认真地答道:“这些年,我、我汤某对不住你们母女,今后,不能再让你们受委屈了!”

何氏恍恍惚惚站起身,领着大家来到厨房后边,指着堆放杂物的矮房子,讲道:“银子就在下面的地窖里。”

汤景的心跳突然加快,对朱辉讲道:“小子,不去帮我搬运银子,还等什么?”

汤琼拦住朱辉,转身看着她的父亲,怯懦地问道:“爹爹,可、可这些银子不是咱家的。”

汤景把眼一瞪,喝道:“琼琼,你懂什么?在咱家里的,就是咱的。”

汤琼吓得不敢再吭声,此刻,朱辉点燃蜡烛,在何氏的指点下,扒开堆在上面的杂物,找到地窖的入口,汤景迫不及待地跳进地窖。

看着这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还有数不清的金饰珠宝,汤景放声大笑,就感觉一阵眩晕,身子一软栽倒在地。

何氏听到下面扑通一声,讲蜡烛野熄灭了,急忙讲道:“朱辉,快下去看看,你大叔他怎么样?”

朱辉下来一看,只见汤景正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着躺在地下,赶忙点燃蜡烛,拿袖子帮他擦嘴,摇晃着他的脑袋,大声高喊:“叔叔,你醒醒……”

何氏和汤氏姐妹听着声音不对,于是,母女三人抱头痛哭。

朱辉给他揉了半天太阳穴,看他紧要牙关、浑身发抖,便使劲掐他的人中,过了一刻钟,汤景才算苏醒了。

“叔叔,你真敢要这些银子?”

“好孩子,你还不知道咱汤家的来历,等有空了,叔叔讲给你听,只要你今后好好听我的话,我保证你的前程似锦。”汤景从朱辉身上爬起来,仿佛重生一般,问道:“你知道徐鲲被谁绑走了吗?”

朱辉一愣,赶忙摇摇头。

“呵呵,我判断,这是林风派驻在宁波的陈掌柜干的,他把徐鲲当成我给绑走了,我们不赶紧把银子运走,难道还等着陈元化、或者徐家都来找咱们算账?”

“叔叔,你准备拿这些银子干什么?”

汤景退后半步,绷着脸问道:“你说拿这些银子能干什么?”

“叔叔,如今朝廷准贩东西二洋,有这些银子做本钱,不如用来做生意。”

汤景知道,朱辉着急回去寻找他父亲,便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点头答道:“我看行,小子,快帮我往外运银子吧。”

二人一直忙活到鸡叫五更,连十万两也没搬完,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汤景把扔在箱子上的金饰珠宝,收进随身的褡裢,锁好杂物间的房门,这才把朱辉安置到厢房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卧室。

次日午时,汤景还在熟睡不醒,何氏默默躺在他的身旁,双眼望着屋顶,泪水沾湿了枕巾……

一直等到汤景翻个身,何氏才推开他的脑袋,问道:“夫君,我看这些银子咱们暂时别动,行吗?”

汤景一把推开何氏,坐起身骂道:“你这没良心的婆娘!当年要不是你天天找事,我何苦带着老娘和幼子外出?又何至于被强盗掠走这么多年?那徐鲲狗仗人势,这些年,不知糟蹋过多少良家妇女,贪我钱财、霸我家室,遭到上天的报应,难道你还替他说话?”

眼泪汪汪的何氏无言以对,穿上衣服,开门走了。

汤景起床后,看着家里的这些东西,越看越不顺眼,运足底气,气愤地骂道:“徐鲲这个狗东西再也回不来了,等我买下大宅院,把他娘的这些东西全都烧掉。”

走到后花园,看见朱辉正在撑起一张网,正在给汤琼、汤瑶捉麻雀,汤景站在月亮门,大声喊道:“朱辉,帮我看好家,我要出去一趟。”

“叔叔,你要去哪里?”

“别顾着光玩,快去给你大婶帮帮忙,把咱家值钱的东西装箱,其他的全都烧掉,等我买座大院子,过两年给你娶媳妇。”

看见何氏走过来,汤景故意扯着嗓门大声讲道:“朱辉,你给我看好家,无论谁来,都别让他们进!”

汤景用折扇遮脸,快步沿花市大街往前走,越过一座小桥,眼前就是江南贡院,这是江南俊才参加乡试的地方,一座座白墙黑顶高大的房子,显得庄严肃穆,与河对岸的青楼画舫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施耐庵、刘伯温在此地同榜考中进士;七十年前,唐寅、唐伯虎在此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

联想至此,汤景感慨万千,若不是当年轻狂无知,贪图秦淮柳岸的温柔梦乡,凭自己的才华和家世,或许早已进入翰林院,如今当个五品知府,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