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澜(2 / 2)

曹化淳解释道:“奴婢认为‘汉王’是胸有成竹,前一段时间自行车已经在京城销售,场面火爆供不应求,根据车辆厂的成本报告,每销售一辆自行车,得到的毛利润不会少于三成。

相关产业,如钢铁厂销售的钢材、皮革厂销售的轮胎、坐垫等等都有利润,太多工人、工厂都会获利。”

崇祯还是搞不明白,他问道:“为何‘汉王’就能够赚许多银子,为何工部就没本事办一个股份制公司吸引投资为大明赚取利润?”

曹化淳沉默了,他心道:“工部募股谁敢投银子啊!皇上也太看得起那些贪赃枉法的士大夫了。

投资人又不傻,把银子投给了胃口很大本事不大,效率低下的工部,还不如直接捐献给朝廷换取加官进爵呢!”

王承恩更加了解皇帝的秉性,工部真搞来几百万两银子,恐怕会被每天受财政困扰的皇帝挪用得干干净净,真用于投资办厂的可能性基本不会有。

“汉王”主动接受投资人监督股份制公司运营,做得到账目公开透明,投资人信任。

可是谁敢要求崇祯皇帝接受监督?谁敢查皇帝的账?

这不是想当然,大明亡国最大原因就是腐败,直接原因是国穷、民弱、官富。

真有资本给大明工部运作,这些官员胃口大大的、本事小小的、效率低低的,扯皮妥妥的,最后肯定是打水漂。

换太监来运作资本也是然并卵,士大夫有可能还要装道貌岸然,太监连都没有,根本没脸,捞钱之时只会更加不要脸。

王承恩吃相不难看故而名声不坏,但是这位司礼监大太监也有大几万银子的积蓄,就可见一斑。

他小声道:“陛下,‘汉王’的股份制公司财务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每个月都会有报表公布资金去向让投资人放心。

再说,股份制公司拥有的技术也不是轻易能够模仿,大明官营的钢铁质量也达不到要求。

投资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精明人,他们为了资金安全,根本不可能把银子投给工部牵头的股份制公司。”

曹化淳道:“陛下认为工部募集到了资本,生产什么东西可以确保有大量盈利可供给投资人分配利润?

如果工部有这样的本事,大可以拿出计划书,奴婢肯定会如‘汉王’麾下那些官员那般大力宣传,争取到投资人。”

崇祯哪懂这个,越听越是觉得头大,他道:“朕如果下旨制止‘汉王’在大明募股,你们认为可行吗?”

曹化淳问道:“陛下准备以什么理由下旨?况且下旨恐怕也难以制止,投资人依旧会带着资本去‘虎穴城’,甚至于干脆出海去汉城。”

王承恩道:“奴婢劝陛下三思,忽然下达这样的旨意,不仅仅‘汉王’面上不好看,太多文官武将会更加离心离德,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