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京师日常一二事(1 / 2)

每日买一份《大明皇家日报》了解天下事,已经成为大明读书人的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

访友会客、品诗论画、煮茶赏花,谁不得聊些国家大事,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朱寿不顾报社总编胡献的死谏威胁,硬是让日报腾出四个版面刊印广告。胡献不反对广告,报纸刊印初期自行厂的广告铺天盖地。可陛下只认广告费、不限广告内容的行为,让他气晕了几次。

布商的降价、书商的打折、名家出书、弄璋弄瓦、讣告、办寿之类的,都是小事。

赌坊开张、戏班出新戏、青楼办花展,闭着眼睛就当没瞧见。

可权贵们指名道姓谩骂、捧角、明码标价纳妾等伤风败俗的广告,胡献看到一次晕一次。

胡献明白铺设通信线路、打造电话、电台掏空了陛下的私库。可陛下不能见钱眼开!屡劝不听、再劝不见,胡献也是没辙了。

一甩衣袖不干了?怎么可能!胡献死也要霸着总编的位置不走,换一任不敢顶撞陛下的上来,皇家还要不要脸面了?!

“总编大人,登州士子集资100金,想要刊登明日示威游行的广告。要不要接?”翰林院编修跑来询问。

随着《大明皇家日报》送报范围的扩大,报纸的编辑全换成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的官员。朱寿首批征召的落魄读书人,被京官们赶到外地开设分馆。

胡献吹胡子瞪眼:“接!陛下金口玉言:只要广告费到位,广告内容没有限定。”

编修喜笑颜开地赶着让人排版。一定要把这条广告放在最显眼的广告位。

因为一旦取消了免税权,投靠在名下的土地,马上会物归原主,投身的下人也要离去。每年的损失不小。就算地契、卖身契、收养契约的手续符合律法。可都是同族至亲,他还能告官不成?

摄于陛下的手段,很多人闷声不吭。但他们在力所能及之处,支持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士子。

天下人的目光聚焦在登州的示威游行。

……

游行当日,什么都没发生。

陛下的脸皮比城墙厚,哪怕士子们叫破喉咙,陛下也没现身。

示威的士子们弹冠相庆,以为陛下被他们的汹涌的气势震撼。纷纷叫嚣着继续示威,坚持到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面对十万鞑靼铁骑没被吓退过,还会怕你们几个毛头孩子不痛不痒地叫声?”胡献失望至极,“估计陛下爬上登州府衙的房顶看戏。”

第二日,胡献踏入位于保大坊内的报馆时,翰林院检讨、编修,国子监助教、学正,詹事府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们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

“又出了什么大新闻?”胡献步伐稳重走入内。

翰林院、国子监把年轻的官员派到报馆增长见识。但怎么连沉稳的詹事府官员也一起凑热闹了?

陛下常年不在京,詹事府的官员无事可做。胡献兼任詹事府少詹事,就让詹事府的轮流到报馆做事。

能有什么大事发生?

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费宏拉着胡献脸色焦急:“山东报馆急报:子夜时分,东厂厂督王岳带上百多号人敲开衍圣公府大门。少詹事,您说陛下想做什么?”

詹事府在元朝又称储政院,顾名思义,是辅佐太子的官制。太子登基,詹事府的官员们就是新皇的新班子。

因为陛下和太上皇父子关系融洽,詹事府的官员们大多没有调动。但詹事府出了杨廷和、梁储两位内阁,吏部尚书焦芳,其余人一但升迁,就是高品级的官员。

杨廷和、胡献在京师领着詹事府官员,没少给朱寿收拾残局。

但这次,连詹事府内部也有不认可朱寿的声音。

胡献心里一咯噔,慌忙往宫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