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 建模打破思维惯性(2 / 2)

全能数学家 大米小麦0 3660 字 1个月前

“肯定多包几个啊,这还用说?”北方人胃口大,苏俊安迫不及待抢答。

“包几个大点不是一样,不要这么抠好不好。”潘哲反驳。

杨帆满头黑线,道:“认真点啊哥,是让你们说饺子吗?谢老师是针对多余的馅引申出数学问题。”

杨帆沉思数秒,转动脑筋:“应该是关于面积,体积方面的数学知识。”

潘哲认可点头:“杨哥说的不错,这个问题其实小学生也能说出来,可能就差些归纳。”

“看吧,比我们自己学就是好,让所有人都听得懂的学问,才是大学问啊。”苏俊安道。

谢老师视屏教学继续:“以实用性来说,当然要多包几个划算,这里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多包了面又不够,怎么办?合理搭配两者关系,就是今天讲的建模基础。”

以小见大,非常厉害,三人跟着点赞。

“在计算这个问题前,我们要把最大变量排除。因为习惯,因为工业化生产,我们要把饺子皮厚度设置一样,形状一样。若要加入这个变量,那就不是本科阶段数学概念了。”

杨帆大肆赞叹:“果然有门道,简化数字计算量。先合理化,再追求变化。”

北方多饺子,南方是馄饨,要包馄饨,形状更加复杂,人的心情,手掌大小,用力的均匀度都算进去,纯属无用功了。

“皮是个圆,设置面积为s,n张皮就是n乘以s。v是体积,即nv。”

“最终我们要算个数n,也是v与n的关系。两者其实是定量分析。”

……

“v是nv的根号n倍。100个饺子,包一公斤的馅,50个饺子可以包多少公斤馅?”

应用到实际问题,课程过半,谢老师问了个实际问题。

“多少?”潘哲了然于心,却故意提问。

“你说呢?”苏俊安道。

杨帆翻个白眼,听懂了就装逼,直接报出答案:“根号2即14公斤”

“看吧,数学又高大上,又通俗,厉害吧。这个问题如果习惯性回答,应该……应该……”

苏俊安顿住说不出话,他是直接带入计算公式才知道结果,但是弯弯道道难拐过来:“100个饺子才包一公斤馅,50个怎么就用了14公斤,神经病啊,绝对胡说八道。”

刚刚还得意的潘哲跟着傻眼,咋回事,50个饺子不是应该用半斤馅吗?

这是生活常识啊,尼玛搞什么东西?

杨帆也是一头浆糊,老师讲解的时候好像都明白了,怎么最终结论与生活理念差别这么大。

三位难兄难弟无法克服生活中的思维惯性,杨帆点击视频暂停,托着下巴沉思。

苏俊安苦恼地狂抓头发,潘哲在宿舍内转来转去,死胡同,绝对是死胡同。

“谢老师拍了视屏录下公开课,不可能犯这么大的错误。”

杨帆再次打量那位老师,中老年了对于数学课程早就驾轻就熟,有这低级错误着实骇人听闻。

“怎么回事?”

他闭目沉思,在脑海内直接用数据模拟人体行动,谢老师答案是对的。

宿舍里安静了整整十分钟,杨帆睁眼时瞳孔明亮,唇角勾起一丝笑容:“原来如此,牛逼。”

看他一脸自信,两兄弟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杨哥,你知道了?”潘哲道。

“快说,别卖关子。”苏俊安道。

“回到最初的问题,一公斤面与一公斤馅,今天馅多了,是多包几个小点的,还是少包几个大点的?它的答案是多包皮小些,少包皮大些。”杨帆道。

“废话,谁不知道。我是问你根号2的问题。”

“对,14公斤,莫名其妙,老谢在吹牛皮,忽悠人呢。”

“关键是面粉定量,其他自己想。”杨帆懒地多说,这里是要靠悟的,所以数学讲究思维。

“等你们搞懂它,就算入门了。”

杨帆脸泛红光,数学建模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