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1 / 2)

万历1592 御炎 4004 字 1个月前

土改是从肉体上毁灭儒门在地方的根基,将之连根拔起,使地方上再也不受儒门士绅的钳制,皇权下乡。

而这一招则是从精神上将董仲舒深植在所有儒门门人脑海里的根给拔掉,从精神上把儒门最大的依仗摧毁。

使得儒门士绅对抗皇权的必杀技不复存在,这可不比肉体毁灭简单多少。

萧如薰并不是打算毁灭儒门,而是打算将儒门打回孔子时代的学术为主的宗派,将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儒家霸术毁灭掉,不让儒学再次产生独霸思想界的能量。

未来推广新学,推广格物致知的学问,儒学必将成为一大阻碍。

然而儒学在统治阶层的层面上的阻碍力量并不可怕,横竖十万读书人,土改之后成不了大气候,但是真正可怕的是根植于人思想和灵魂当中根深蒂固的天人感应,也就是俗话说的迷信。

作为一门学术,孔子的儒学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是好观念,应该被大力弘扬。

但是被董仲舒七改八改,尤其是糅合了法家学术之后,儒学俨然有了霸气,威胁到了皇权,但同时也和皇权相依为命。

此后,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时代里,以这一思想为法宝的儒家急速扩张,占据整个思想舆论界,统一思想,继而产生了世家和士绅这样的群体。

垄断知识,以文乱法,危害深远,遗毒无穷,数度让汉民族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

这是绝不允许的。

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天人感应,毁掉天人感应,破除此一观念,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要去做的。

不过,这一说法可以说是历史进展到这个时期以来所有人对皇权认识的根本,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是天之嫡长子,是上天赐予的权力,所以不可动摇。

这种思想伴随着君主权力诞生,传国玉玺上就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灭掉这种思想,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毁灭皇权本身,也可以说是在革自己的命。

董仲舒使用这种方式让儒门和君主权力产生了共同利益,两者相辅相成,似乎无法分离。

但是,并非一定是这样的。

中国古代识字率一直非常低下,统治者可以利用种种迷信的方式愚民弱民,维持统治,可是由此诞生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往往也是王朝的掘墓人,若是不能解决,大秦在未来必然会发生战乱,甚至很有可能走回王朝老路。

萧如薰知道,自己一个人只有几十年的寿命,几十年管不了大秦的未来,为了不让华夏大地重回那个轮回之中,就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

做皇帝以来,他多次质问自己,想要做一个传统的帝王吗?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他想做一个传统的帝王,何须土改,何须普及教化,何须沟通世界,继续闭关锁国好了。

他不愿意这样做,不愿意自己死后自己开创的新气象就此消失,不愿意人亡政息。

商鞅留下了强大的军事利益集团维持商鞅变法的成果,而他,要留下来什么来维持大变革的成果呢?

若要改变,并非没有办法,解决需要很多方法多管齐下,其一就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

这是双刃剑,不仅可以让士绅贵族失去生存壮大的土壤,同时也会威胁到皇权的存在。

开启民智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思想上的问题,百姓们识字了,读书了,了解道理了,还会那么容易被骗吗?

当新学开始传播,当天文地理开始发迹,当科学开始萌发意识,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并不正确的时候,当他们意识到大地是圆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球状物体上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怀疑很多曾经视若真理的事情。

包括天授皇权。

天真的存在吗?如果天真的存在,天为什么自己不来统治人间,却要让皇帝来统治呢?

皇权会被质疑,会被怀疑,这一思想潮流会不可避免的传播,影响到千千万万人,动摇大秦的统治根基。

说到底,天授皇权的说法必然会破灭,早也好,晚也好,必然会破灭。

皇帝是一时的,不可能永久存在,即使永久存在,也不可能永远掌握绝对的权力。

所以,走出困局的方式就在于将『受命于天』改为『受命于民』。

我不是上天的儿子,我的权力不是天给予的,我是人民百姓信任我,所以授命于我,让我统治人间。

人民百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这一切,不是牛鬼蛇神,也不是天,我不是天的儿子,我也是人,我是人民百姓的代言人,我和你们站在一起。

伴随着教育普及的历程,当时机成熟的时候,萧如薰会将这件事情散播到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们的脑海之中,为他们种下不再恐惧上天重新审视上天的种子。

从思想上革了这一传统的命。

未来可见的日子里,这种思想上的巨变带来的混乱,可能威胁皇权,甚至可能消灭皇权,但是作为旧时代的代表,皇权必然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而消失。

话虽如此,旧时代的利益集团会不断的诞生,杀了一批,会出现另外一批,杀不完,赶不尽,土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还是一样,朱元璋就是教训,即使到了现代,依然还是。

萧如薰自问自己无论怎么杀贪官污吏,也不会比朱元璋更狠,纵使手握绝对的权力,他也知道自己有什么事情能做到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他只能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自己所能,留下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