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布局2(1 / 2)

续南明 老白牛 5826 字 1个月前

“咣咣咣咣咣——”

这时午时三刻,收工的铜锣声响起,这方沿着河边,山脚下,满是干活的人群就喧闹起来。

他们扛着锄头铁镐回来,或是赶着耕牛骡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声笑语。

他们皆着制服,缠着腰带,却是夏季轻薄短装,右衽,表里异色,普通庄民一面为灰,一面为青。甲长、保长则一面为灰,一面为红,都戴着很轻薄的毡帽。

此时太平无事,他们衣衫皆灰色一面露出,若有战事,则青红一面露出来,成为军装。

妇女们同样打扮很爽利,皆着裙衫,上衣下裙,一色青蓝,扎着包头,此时很多人戴着斗笠。

他们为乡兵,皆有兵器,但此时干活,长矛大刀等重器就未携带出来,但不论男女,腰间都别着解首刀。

“咣咣咣咣——”柳树上挂着铜锣,边上一个小巧的沙漏,一个独臂男人用力敲着,却是新任寿山庄保长不久的王智慧。

他原在操备所任教官,各处设保甲,乡兵除了屯田,他们的操练也很重要,王智慧就下放下来,管理一庄,也算是升官了。

他到寿山庄后,主要职务是统筹全局,然后负责保内外的治安军事与文化教育。

然后边上两个老头,却是副保长,一人管屯田民政,一人管经济商业。内管屯田的保副还曾是积极分子,同戴十二娘与杨河同桌吃过饭,却是原公屯所的种田好手田老汉。

另一个保副老头姓孙,原来在老家也是摆过摊的,算是生意人,加入新安庄也早,就调来管经济商业。

他们三人就是寿山庄的管理层了,以后保署还会配两个书办,负责户口田册,文书杂事,再兼任保学堂的教师。

但此时书办还没有,又因为保务刚开始,不论王保长或是两个副保长,都全力投入到保外的开荒事宜中。

随着铜锣敲响,越多庄民聚来,喧哗笑闹,又自觉在王智慧面前列队,男人一列,女人小孩一列,个个脸上颇有泥尘。

但他们将养了几个月,天天吃饱饭,不论男女,就粗壮了许多,精气神颇好。加上一色制服,个个腰间别着解首刀,就有一种锐气。

让他们出去械斗,比如打附近附属庄的村民,他们五百人打一千人肯定没问题。

“报数。”看众人列好队,王智慧就说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众庄民皆男人十人一排,甲长在最边端,分了几排,当下从前排开始,一一报数,个个声音哄亮,几个月下来,众庄民已经非常习惯了。

妇女这边没报数,但各妇女队长甲长也是查看,会不会漏了人,各妇女也看自己家的小孩有没有在。

以后寿山庄各项事务会细化,但此时男女老少齐上阵,齐心协力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只不过男人干累些重些的活,如大部分专注于水利方面的事,妇女干的活略轻,如开垦耙地,或在一些垦好的土地种上豆料等。

就是庄中大孩子们,都随在各自母亲身边帮忙干活,以后庄中小孩活也多,如庄中有畜场,那些鸡鸭羊就要他们赶出去喂养,庄中耕牛,骡驴吃的一些料草,也要他们采集。

可以说寿山庄人人都有活干,没有一个闲人。

当然,此时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庄外,一些在食堂干活的人就留在庄中。

还有一些老迈的男女,也在食堂帮着,或看管幼小的孩童,以后这些人作清洁工。

“一百零八。”身旁两个保副也报数,最后王智慧吼了一声,这就是寿山庄所有的青壮了,一百零八人。

看众人都到齐,王智慧就说道:“收工,回庄吃饭。”

他喝道:“全体都有,械上肩,向右转。”

所有男庄民哗的一声,锄头铁镐齐上肩,然后向右整齐转向回庄道路。

两个多月下来,此举他们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齐步——走!”王智慧提着铜锣当头走,田老汉提着沙漏跟着,又有孙老汉,各庄民等,一甲一甲的跟随。

然后后方妇女队,牵着耕牛骡驴等跟随,还有各家小孩们,蹦蹦跳跳的叫嚷:“吃饭啦,吃饭啦。”

每到吃饭时间,总是让人心情愉快,况且干了一上午的活,大伙都饿得紧了。

这时也是气氛轻松的时候,特别妇女们欢笑闲谈,各家小孩乱跳,有时太顽皮了,各人母亲自然管教。

此时也没什么文明教育,都是抓着按住屁股一阵好打,然后众妇女大笑。

不过前方男人仍然列队走着,王智慧走的时候,还不时吼叫:“都拿出精神头来,都走齐了,都唱起来……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凯歌》,唱!”

他让众人唱军歌,还鬼哭狼嚎的领唱了一句。

众庄民皆唱:“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鬼哭狼嚎的军歌响了一路,很快众人到了自己庄前,一片围墙,一道壕沟,里面一条土道,两片苇屋,简陋非常。

却是二郎山下虽有废庄,但被焚烧得毛都不剩,不能象新安庄、焦山庄那样有现屋可住,建盖住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若寿山庄这种情况还不少,杨河解决办法就是采购苇屋,淮上居民擅织苇为屋,各类苇编还层出不穷,“芦柴笆子芦柴墙,芦柴锅盖芦柴梁,芦柴席子芦柴门”,这是淮安府很多居民的特色。

这边苇编柳编业发达,便是邳州城都有大批以编织为生之户,所以二三月的时候,杨河就向各地发下订单,一些没屋的保庄,暂皆以购买来的苇屋代替居住。

不过各“苇庄”附近皆有新庄规划,如寿山苇庄边上,就留了一大片地,虽未盖屋,但设留了街道路,宽二丈。各占地一亩的宅地,宅与宅之间隔一丈,都留有下水道。

又有保署留地、广场等,占地共四亩。

还有食堂、学堂、图书馆、医院、仓库、澡堂、公厕、畜生栏、庙宇等等留地。

总的打算,各新庄五年之内要建好。

寿山庄民多原是灵璧县的难民,对他们来说,有苇屋住就很不错,更别说以后这边还要建新庄,每人一套宅院,套套类四合院,传家留世,以后就在这边扎根了。

当然,这种好事也只有新安乡民了,以后设新乡,庄民只分宅地不盖屋。因为杨河计算过,乡间盖一套四合院,基本也要五十两银子,一乡千户就要五万两,一个县就要五十万两。

他地盘扩大是肯定的,难道都要一个县一个县盖过去?他可负担不起。

众人进庄,一直走到南,这边有保署,有食堂,都是苇屋,前方为大广场。

特别食堂,就一些高高的木头支着,顶上为芦席及覆草,四面没墙,下面一些大锅灶,还有一些散乱的桌椅。

一些壮妇在忙着,食堂做事虽有些油水,但活可不轻松,特别一餐要管几百人的饭,非常辛苦。

此时伙食已经好了,热腾腾的香气弥漫,众庄民都是垂涎欲滴,干了一上午的活,好饿啊。

好在众人进庄不是一天两天,都有纪律意识,当下洗手洗脸,排队领饭,男一队妇女小孩一队。

今天饭菜很不错,大桶的糙米饭,大锅的蔬菜,还有茄子冬瓜,混着切碎鱼干在炒,又有大桶的鲜鱼汤。

最近各庄民很少吃肉,因为周边的肉食都被他们吃光了,毕竟此时的大肥猪也才一百多斤,非常不耐吃,好在周边河流湖泊不少,鱼类还是多的,最近各庄民多吃鱼。

众人排队领到饭后,皆眉欢眼笑的回来,各有木托盘,一碗饭,一碗菜,一碗汤,饭不够可以加。内还男人鱼干多,女人鱼干少,三个保副长各有一条完整的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