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半开(2 / 2)

血魂1937 负凌云 846 字 1个月前

武汉政府发行的法币,在这样的两省边境地区并不好使。贩卖烟土的商贩和当地居民对钞票相当不信任,半开银元才是这里的硬通货。

云南的半开银圆,即清政府所批准的银铸币中的半圆银圆,每两枚抵壹圆银圆一枚使用。

云南本省的机铸银币,以这种半圆银圆为主。

辛亥革命后,民国开元铸币厂新模来不及做,但急需铸造银圆,所以只能用旧模,是民国年间铸造的唯一清朝的龙洋。由于它较适应于相对落后的云南社会经济的水平,所以云南自铸银圆和流通市面的银币以半开银圆为最多。

1911年,云南“重九光复”,建立了军都督府,并成立了地方金融核心机构--富滇银行。1912年,军都督府发布告示,明令富滇银行“发行各种纸币与银圆,一律通用”,从而确立了银圆本位,成为全国继四川之后“改两用圆”的第二个省份;接着又将云南造币分厂改为云南造币厂,自行铸币,铸数日多。云南在历史上是“受协”省份,辛亥革命后,由于“协饷”停止,为筹措军政费用,本省造币厂所铸大圆,为数不多,后来由于纸币充斥,铸料不足,乃专铸半开银圆。1918年,护国成功,又铸银圆,而公开发行的仅有半圆一种,后铸新版“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也是五角银币。经此过程,半开银圆沿袭其清末时已在云南广泛流通和使用的习惯基础,实际上已在云南取得了流通中主币地位。初铸的半开银圆,尚维持着原来的成色标准,如上文提及的“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与老云南半开银币成色一致,都为含银八成六。但护国军兴后,因军用浩繁,被迫以铸造减色半开为筹饷办法,致使半开由八成降至七成、六成,乃至五成,甚至不足五成者。尽管这种低值银币在不断铸造出笼,但因同时还有富滇银行发行的大量纸币充斥市场,铸币竟还远远跟不上滥发纸币的需要,以致在金融日益混乱的市场上,人们“宁要半开,不要纸币”。于是,贬色的半开越铸越多,流通愈来愈广,甚至越出省界,进入贵州、广西及四川的部分地区。云南遂半开之天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