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你为何不穿衣服(1 / 2)

大隋说书人 不是老狗 2664 字 4个月前

“好了。”

把徒弟扶起来,李臻的墨也磨好了。

拿起了一根细毫,展开了宣纸,他直接说道:

“老师呢,给你写几个故事,并且,是按照话本的形式写出来的,你需要把这故事背熟,回头要考校的,知道么?”

“故事?”

成玄英似乎有些迷惑,但还是用力点点头:

“弟子知晓了。”

“嗯。”

李臻开始书写。

成玄英以为先生会写一些名人轶事,可抬眼看去,首先却是一手好字……

“!”

他先是惊讶,接着一股不由自主的惊叹发了出来:

“老师的字……”

“好看吧?”

写下了“关羽关云长”五个瘦金之字后,李臻带着几分得意:

“想学么?”

“嗯嗯!想!”

“好,以后慢慢教你……你岁数还小,手腕力度不够,要学这个还有些难。不过有炁在,倒也足够支撑。”

一边说,他一边继续写。

他今天要给弟子写两个故事,一个叫做《灞桥挑袍》,一个就是相声、评书、大鼓等等曲艺行通用的锻炼唇齿的《八扇屏》。

《灞桥挑袍》是讲述曹操送别关羽的一个离别小段,讲述的是曹操厚待关羽,赐宴赠马,关羽从汝南归来,知道了刘备的去向,决意辞曹寻兄。曹操肯定舍不得啊,就有意回避不见。关羽不得已,挂印封金,留柬告辞。带着俩大嫂上路出许都。曹操知关羽去志不可夺,率众将送行,至灞陵桥,见关羽横刀立于桥上,赠以锦袍。关羽恐其有诈,以刀挑袍,扬长而去。

《八扇屏》也是如此,以“人”为概念,一共32位历史人物。

上到东汉、下到民国,什么大刀王五之类的都有。

主要是用来锻炼唇齿喉舌牙的伶俐,人人必学。

不过这里面有些人不符合朝代,诸如“苦命人”王佐,那是宋朝人。再比如糊涂人张定边,那是朱元璋时期的,肯定是不能加在这里的。

所以李臻主要写的都是隋唐之前的,诸如《莽撞人》张飞,《鸟人》公治长,《忠厚人》鲁肃等等。

既然选择教,那就带他入门传艺。

而这孩子头脑思维聪慧,口齿伶俐,是个好苗子。

在李臻看来,修道也好,说书也罢,至少不会给这世道添加什么负担。并且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李臻或许道法不精,可毕竟这几千年文化的底蕴在他的心胸之中。

他不敢说教会孩子多少东西,可至少,不会误人子弟。

……

《灞桥挑袍》全篇一共千把个字,毛笔写的又慢,进度并不快。

而写完了《灞桥挑袍》后,他又挑挑拣拣的开始写《八扇屏》。还没写完的时候,屋中的宣纸就已经不够了。

主要是他并非是那种不加标点符号所有字连在一起的写法,因为这时候还没标点符号,所以他只能采取段落时的书写,稍显的《灞桥挑袍》有些浪费。

而最后,《八扇屏》也就写了两个故事。

一个就是后世烂大街的《莽撞人》,一个是《忠厚人》。

写完,没纸,天也黑了。

总共码字不到三千的作者君停笔,揉了揉手腕,感叹着果然更新少都是有原因的偏偏总有读者不满足简直坏透了的委屈,看了一眼已经捧着书页的徒弟,满意的点点头。

看得出来,对于成玄英来讲,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有趣的延伸。

最起码,孩子看的津津有味。

那就行。

不怕学不会,就怕没兴趣。

放下笔,天也快黑了。

看了一眼晒着太阳打瞌睡的孙思邈,李臻端起来了那杯凉茶喝光后,长舒了一口气。

……

“吃完还要继续睡?”

“嗯……太累了。玄奘大概什么时候能恢复?”

“估计也就这两天。”

“好。”

夜晚,崔婉容没来,丫鬟们送来了饭食后,还给了杜如晦一把钥匙。

不过看样子老杜是没打算走。

反正道长是道士,打坐不就能睡觉,何必抢我的床?

吃过了饭,李臻直接站了起来:

“我出去一趟。”

孙思邈大概能猜得出他要干什么去,并没多说什么。

反倒是杜如晦,一听他要出去,直接问道:

“是不是去崔家那?……我和你一起吧。说到底,我们两家也有渊源,我去拜会一番。”

“并不是,我是去城外一趟……具体的也不和你说了,我直接走。你今晚就歇着吧,明日换身干净衣裳,带着礼物在去崔家。不然这德行不丢你们杜家的人?“

李臻摆摆手,直接出门而走。

晃悠了几次肩膀,他便来到了城外。

这会儿,于栝城外的人已经散去的差不多了。

但李臻并没有直接去龙火池,而是继续晃悠肩膀,一路来到了一处荒无人烟之地。

四周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任何人,他才稍微放松了下心思。

接着盘地而坐,闭上了眼睛。

“夫元神之中……”

脑海里,那如同洪吕大钟一般的动静迅速响彻。

天地之炁却并无躁动。

只是……柔和的月光播撒在大地之上时,好像以往了道人这边一般。

让他的身子四周有些黑暗。

但这股黑却并没有带来任何诡异或者不适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与安然。

好似那静静流淌的河水,不反光,不透亮。

却静水流深。

黑,越来越暗。

道人的周身似乎都被一股黑暗所包裹。

但那空气中的静谧之意,却愈发浓重。